三头六臂的摆渡人

钝刀 三六创客 2020年12月02日 09:00

图片


2020年10月,三头六臂服务商数量突破2600家,进一步巩固汽配供应链线下门店数量最多的位置。

11月30日,在“2020(第四届)中国汽配供应链大会暨金链奖颁奖盛典”上发表演讲时,三头六臂董事长宋继斌着重提到了团队、投资人和年轻人。

这三者,都能称之为三头六臂从0到2600+、从默默无名到头部企业一路走来的摆渡人之一。


图片

三头六臂董事长宋继斌


掌舵人,做难、正确的事
2018年融资前,尽管外界对突然冒出来的三头六臂印象是牛逼两字,但在宋继斌记忆中这是苦逼的三年。从零起步,做自主品牌、做供方严选,三头六臂选择了一条跟当时市场主流——快速拿流量完全不同的路。

自己给自己设定高门槛,团队几乎每天都在煎熬中前进。接受媒体采访时,宋继斌形容是一边“在地上摩擦”,一边还要给所有人鼓劲打气。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这种类似挨打还很帅的人,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笑着问你手打得痛不痛。最艰难的时候,宋继斌已经笑不出口,直言“创始团队甚至动了卖血发工资的念头”。

今年春节期间,在疫情有了苗头后,已经呆在家过春节的三头六臂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运营官林小伟和首席供应链执行官王平决定返回广州总部,宋继斌得知情况后不顾劝阻飞到广州跟他们会合,另一边,却打电话给首席平台运营官罗琳功,对他下达“你不能过来,我们必须确保有一个人没事”的命令。

三头六臂后来能一骑绝尘很难说不得益于诸多困难时期的磨练和坚持,包括团队凝聚力和为日后产业互联网打下的根基。

宋继斌有做产业互联网和壮大中国制造的愿景,核心团队对此有认同感和使命感,共同去建一个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对三头六臂来说,他们既是掌舵人,也是摆渡人。


图片

宋继斌和林小伟


优质标的才不缺“财神爷”
三头六臂的快速发展是从2018年开始的,这从服务商数量的快速增加就能看出:2018年6月前800家,之后,三头六臂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增加了之前将近三年时间达成的服务商数量——2019年6月,服务商数量已经突破1600家。

这与三头六臂引入资本的时间点契合,资金能够“脱贫”,也能够“发得起工资”,但资金并不是三头六臂融资的先决条件,宋继斌曾经说过“我们确实需要战略的部署时才会寻求融资”,从这个意义来说,三头六臂融的是资,融的更是智。

这个“智”就是双方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协助,以及对产业互联网的目标趋一。比如,银河系合伙人饶慧钢和蔡景钟除了熟悉汽后市场,对B2B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予三头六臂必要的建议和支持。

投早期的资本,很多都看创始人、团队和模式等,到了PE阶段,则更多透过详细的经验数据看经营质量。从产业互联网估值模型上看,三头六臂远远超过其“增长大于50%”的指标。

“财神爷”不可能凭空天降充当摆渡人角色,重要的还是你本身是不是那个优质的标的。


图片

三头六臂自主品牌


年轻人是自主品牌主要推动力之一
产业互联网肯定是三头六臂的一个势,只不过三头六臂最开始去建立汽配渠道品牌——让代表中国制造的工厂越强、用数字化和标准化去提升资产效率的时候,还不清楚自己做的就是产业互联网的事,直到后来产业互联网概念风靡。

汽车市场车主年轻化对三头六臂同样也是个势。

隐藏在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和车龄增长背后的是:车主年龄的年轻化。80、90后正在崛起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最近几年国际形势的变化,让他们对中国制造有高度的认同感。

三头六臂供方严选的自主品牌无形中迎合了这个势,年轻人也是三头六臂自主品牌占有率达到95%的摆渡人之一。

一个企业的成就要放在一个时代中去看,谁也不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红利谈成就,对三头六臂来说,这个时代红利,既包括宋继斌当初创立三头六臂时的初衷——让中国车主享受优质中国制造,也包括中国存量经济下,产业互联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包括国家“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相促进”政策下,自主品牌迎来时代拐点。

难怪三头六臂不缺摆渡人。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提交加盟申请!

阅读原文
修改于2020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