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六臂的十年之路:没有路的时候,我们就是路(上)

钝刀 三六创客
2025年08月21日 12:02
图片


导语:十年,是一段征途的刻度,也是一场故事的序章。

2025 年,三头六臂迎来十周年。我们不想用冰冷的数字总结过去,而是想翻开一本写满产业链烟火气的 “十年陪伴日记”—— 这里有修理厂师傅的焦虑与坚守,有汽配门店转型的迷茫与突围,有工厂主的匠心与期盼。

—— 这些藏在汽配背后的人生,也是最动人的十年注脚。这是三头六臂十周年系列稿件的上篇,先随我们走进六条平凡的路,听听那些在日常里发光的故事。

十年,这是三头六臂用脚步丈量出的数字。

十年,也是三头六臂重新审视自己、在新起跑线上继续长跑的契机。

从2015年广州第一家门店的灯火亮起,到如今网络覆盖全国、链接优秀中国制造的工厂、数千家服务商与数十万家修理厂——三头六臂的名字渐渐成为中国汽配市场“正品保障、便捷高效、标准透明”的信任符号。

十年跋涉后我们也清醒认知到:那些在机油污渍中埋头苦干的修理厂老板、在凌晨仓库灯光下分拣配件的服务商、在流水线上打磨精品的工厂师傅——他们的焦虑与尊严、汗水与笑容,才是产业真正的脉搏。

因此,三头六臂的故事从来不是单向的能力输出,而是产业链上每一个微小个体,在经营中寻找出路、在谋生中重建尊严的真实共生图景——三头六臂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平台和供给,而是填平横亘在工厂、服务商、修理厂面前的渠道、库存周转、信任等深渊的基石。

在三头六臂十周年之际,我们决定放下企业的成绩单,翻开产业链的“十年陪伴日记”,用镜头对准那些鲜少被外界看见的面孔。他们不完美,不耀眼,却承载着中国制造业最坚韧的底色;他们有焦虑,有挣扎,却始终在机油与扳手之间守护一份生计的尊严。


产业链上踏实行者的六条路

这本沾着油渍的"十年陪伴日记",每一页都压着生计的重量——那些灯火通明的仓库、风雪无阻的配送车、修理厂里的踏实睡梦,是中国汽后产业最动人的情书。

十年陪伴,我们俯身听到这些尘埃里的心跳。

1.修理厂的路:在信任里找踏实

对修理厂的师傅们来说,路是扳手碰地面的闷响,是客户抛锚时的急促电话,是账本上反复涂改的数字 —— 每一步都怕踩空,怕劣质配件砸了招牌,怕耽误了客户的事,更怕一家人的生计悬在半空。

王师傅要带着徒弟因劣质蓄电池往返返工,四十公里的焦灼里,信任差点被晒化;

老周对着客户的紧急需求犯难,一边是等着换滤清器的自驾车,一边是和女儿约定好的泳池时间,两难的路该往哪走;

老李对着进口轮胎的库存叹气,压着的资金让女儿的夏令营报名表在抽屉里躺成了奢望。

2.服务商的路:从迷茫到归途

对服务商来说,路是门店到修理厂的奔波轨迹,是传统门店里绕不出的圈子,是异乡打工时望着家的方向 —— 有人困在 “型号错、价格高” 的老路上,有人踩着新台阶回了故乡。

经营多年的汽配店被错发的零件和电商的冲击困住,转型的路像被浓雾罩着,看不清方向;

送外卖的阿强总望着家的方向,想回乡开家店,可高门槛让创业的路,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3.工厂的路:从车间到市场

对工厂的师傅们来说,路是流水线到市场的距离,是外贸订单停滞后的转弯,是好产品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叹息 —— 出口的路走得顺,国内的道却总遇着坎。

李老板的车间里,优质 LED 灯曾远销海外,转内销时却被 “没名气” 挡在门外,好产品想走通国内的路,太难。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提交加盟申请

公司动态 · 目录
上一篇有钱就宠修理厂,抽奖狂欢好运榜公布,看看有没有你的ID下一篇百万豪礼独宠修理厂,三头六臂十周年抽奖盛典,终极锦鲤名单揭晓!